2013年08月31日
【蔡亞樺╱台北報導】台北市許多私設巷道路面老舊、側溝破損,妨礙市容也有安全疑慮,部分里長抱怨,要更新須取得全數地主同意書,常找不齊人,使工程延宕,已提案請市府放寬標準。北市民政局允諾,近期邀工務單位訂規範,優先整修公眾通行且年限長久的巷道。
找不到所有權人北市有部分8公尺以下巷道,早年由屋主自行開闢,土地所有權為各房屋住戶,長年無償供民眾通行,文山區里長蘇文發抱怨,這些3至4米寬巷道,走了2、30年,常有里民投訴路面破損、側溝蓋不見,都不修補,害人跌倒。
蘇無奈說,很想修補,但私設巷道,法規要求所有地主同意才能做,所有權人有的住外縣市,甚至遠在捷克,找不到人拿同意書,工程一直拖,盼放寬規定。
負責維護8公尺以下巷道的區公所說,曾出面協助修補,因屬私權遭地主提告、請求歸還不當得利,目前還有數件訴訟案在進行,暫不主動修補。
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說,已在研擬準則,將規範巷道使用一定年限、有供公眾通行,認定為「既成巷道」就可由市府或里長出面進行工程。維管8公尺以上道路的工務局表示認同,可個案認定,確有安全問題可強制刨除重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