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華聲托兒所有94坪土地被納入市地重劃,面臨強拆。王建棟攝 |
2012年04月19日
【馮牧群╱台北報導】北市文山區市地重劃案傳出強拆糾紛,木柵便以利教會附設華聲托兒所昨控訴,2006年開始的重劃程序都未接獲任何通知,直到去年市府要求托兒所拆屋還地時才知情。北市土地開發總隊昨表示會嘗試解決方案,但坦言保留現狀「有難度」。
「文林苑」強拆王家的餘怨未消,被要求8月前拆屋的華聲托兒所,昨公開爭取保留托兒所部分土地。教會發言人邱錦健指出,文山區第一期市地重劃案30年來修訂6次,地主之一的華聲托兒所從未接獲通知,直至前年行政程序快結束,市府才來文告知要求配合拆除。
最大地主遭忽略
邱錦健說,教會約413坪土地,有147坪被劃入重劃區,其中94坪在托兒所內,現為小朋友的溜滑梯、菜圃及沙坑等,「教會對其他53坪土地劃入重劃區沒意見,只希望能留下園區內用地,給孩子完整學習空間。」
邱錦健指,教會可算是重劃區最大私有地主,竟被市府忽略,2010年召開說明會時,因不知情故未出席,現只盼市府能提出補救方案保留土地。
北市都市發展局副總工程司陳信良表示,都市計劃公告階段會公開展覽、辦說明會,市府委由里幹事通知各土地所有權人,接下來市地重劃公告階段,才會一一通知所有權人。北市土地開發總隊長韋彰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,教會若同意繳納重劃後土地差額,可維持現狀,市府也將向內政部呈報研議是否可將托兒所剔除重劃區、或進行都市計劃變更。不過,他坦言,法定程序已走完大半,要保留現狀有相當難度。
教會拒花錢買回
對於要付費買回土地,邱錦健表示,「原本就是我們的土地,哪有付錢買回的道理」。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胡志平指出,進行市地重劃時,若政府沒能通知每位所有權人,執行上有疏失,但民眾也應參加說明會表達意見,作為修定計劃的依據。
華聲托兒所市地重劃檔案
★地址: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11號
★面積:便以利教會持有約413坪,附設華聲托兒所佔地約360坪
★遭市地重劃面積:共147坪,其中94坪為華聲托兒所園區
★爭議歷程:
2006年6月北市都委會決議進行文山區第一期市地重劃
2010年11月都市計劃公告實施,未通知所方、沒去說明會
2011年9月市地重劃公告實施,所方接獲拆除通知並提出異議
2012年3月市府地政局人員實地勘查,所方拒絕配合作業
資料來源:《蘋果》採訪整理
報你知
市地重劃 促進發展
市地重劃是將區內地界不整、畸零狹小、未面臨道路之土地予以重新規劃,重劃後土地所有權人再分回土地或現金補償,土地均臨道路適合建築使用、促進都市均衡發展。市地重劃可由政府主管機關主動辦理、土地所有權人主動申請或自組重劃會辦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